古代“会展”什么样,一文知晓会展的前世今生

来源:文化产业评论 日期:2021-02-26 09:19:21
  每逢年底,琳琅满目的文博会、展览会、庙会便会蜂拥而至,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,促进了消费,也带动了文化、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。春节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展会,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约定俗成的活动,春节看展也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惯。
 
  其实在古代,会展就已经萌芽,玩法更是千奇百怪。如今,有了高科技手段加持,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竞相迸发,会展经济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,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会展的前世今生。
 
  2021年的春节,注定不同寻常。
 
  受新冠疫情常态化影响,“就地过年”成为全国各地共同的倡议,但如何“就地过年”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。为此,很多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,比如允许博物馆、文化馆、美术馆等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下,采取预约、限流、错峰等方式有序开放。在此条件下,各地也相应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新春大展,以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。欣赏精品文物、品味传统文化,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市民春节假期休闲方式之一。以北京为例,春节期间,北京将推出第12届“博物馆里过大年”主题活动,截止1月29日,已经有47家博物馆推出了182项春节展览活动。小编也积极参与到了这场“年味”狂欢,与高科技的结合让展览更有沉浸感、时尚感。北京新首钢园区将推出【发现·北京中轴线】交互光影展,798艺术区将推出【幻景:当代艺术与增强现实】数字艺术展,利用光影科技、数字技术等手段,为观众打开一个几近虚幻的奇妙新世界。
 
△【发现·北京中轴线】光影展
 
  纵观国内,互联网巨头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,纷纷携手各地政府、协会组织,共同举办“云展览”“云上赶大集”等主题活动,将年货节搬到了线上。
 
 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的“非遗牛年大集”活动将持续到元宵节。活动以“寻得年味,解得乡愁”为主题,消费者可以畅享“看非遗直播、购非遗好物、品非遗美食、赏非遗绝技”的线上大年集。快手选择与地方政府以及知名老字号品牌合作,举办“上快手,逛大集”超级直播年货专场,为用户提供“云购物”体验。不得不说,现代人真是太会玩了。就连疫情也挡不住人们办展、看展的热情和脚步。但其实,中国古代的“会展”,热闹不输现在。
 
  古今会展概览,谁更胜一筹
 
  古代“会展”形式多样,比较常见的有集市、庙会、节会活动等,既有民间自发兴起,也有官方组织,从朴素的商品贸易活动,逐渐发展成为集展示、节庆、购物、娱乐、餐饮、演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和休闲娱乐活动。
 
  古代会展:有柴米油盐酱醋茶,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花
 
  据说在神农时代,集市便已经形成。在于波、周韦彤主演的电影《轩辕大帝》中,姬地(于波饰)历尽艰险远赴神农氏部落换盐。当时的神农氏部落,在部落内部已经有了集市的雏形,具备了展示和交易的功能。受限于生产力低下,此时交易的物品以生活用品为主。
 
  到了唐宋时期,集市更加繁荣,商品种类更加丰富,已经有了类似于现在的大型购物中心。如果穿越回唐朝,不仅能买到珠宝、纺织品、茶叶、香料等商品,还能体验一把“落花踏尽游何处,笑入胡姬酒肆中”的酣畅淋漓,说不定还能偶遇斗酒的“诗仙”李白。如果穿越回了宋代,可到小饭馆大快朵颐,在酒肆小酌几杯,到《清明上河图》画中游一番,拿交子购物,到瓦肆看戏……如此这般,方不虚穿越一回。 
 
△电影《妖猫传》中的唐朝西市街景
 
△《清明上河图》中描绘的宋代集市场景
 
  逛庙会也是古代人们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。古代寺庙道观之盛,繁华程度超乎想象。除了礼佛参道,舞蹈、戏剧、出巡、音乐百戏、杂耍等活动也让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,乐此不疲。到了明清时期,宗教活动逐渐式微,但庙会的商贸活动和娱乐活动内容更加丰富,观光游玩成了百姓参加庙会的主要动机。 
 
  集市、庙会的商贸活动色彩比较浓,而真正让全民狂欢、普天同庆的节日当属上元节,也就是现在的元宵节,始于西汉,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前两年热播的《长安十二时辰》,就多角度、大篇幅展示了开元年间的上元节盛况:满城灯火,达官显贵、普通百姓皆携带家眷出门观灯,民间艺人载歌载舞,一派繁华热闹的盛世景象。
 
 △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上元节的热闹景象
 
  除了繁华热闹,上元节还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,因而又被称为中国古代的“情人节”。国产古装剧中,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,往往都是从上元灯会开始上演。《楚乔传》中,宇文玥约楚乔一起逛上元灯会,并送了一盏兔子灯给楚乔,一个小小的举动成了两人感情的加速器;《大明宫词》中,太平公主在上元节游玩期间,无意中揭开了薛绍的面具,对帅气逼人的薛绍一见钟情……
 
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过:“如果让我选择,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。”各位看官,如果可以穿越,你愿意回到哪个朝代呢?
 
  现代会展:黑科技旋风来袭,触网上云,创意无限
 
  古代会展发展到现在,已经有了诸多变化。集市在大城市已经被大型购物中心所取代,只在乡镇、村庄仍然保留有集市的交易形式。庙会和元宵节灯会发展传承至今,已成为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。
 
  现阶段我国的会展业,类型更加多样,主题更加细分,如汽车展、航展、珠宝展、玩具展、服装展、建材展、家具展……可谓五花八门、包罗万象,似乎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均可办展。
 
  2020年,新冠疫情重创了会展业,但这一年却成为整个行业转型创新的一年。疫情加速了会展业的数字化变革,会展与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,线上会展、云会展、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潮流。
 
  古代的人们绝对不会想到,在今天,庙会也可以“上云”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泰山东岳庙会,大胆创新,以“互联网+传统庙会”的概念,通过网络直播、微视频、图文资讯等形式,推出2020年首届“泰山云上庙会”。还有2020年亚洲交易博览会,以线上展览的方式链接世界,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展示,提供1对1音视频预约洽谈、主题聊天室等多种商务应用与沟通场景。
 
  此外,会展与文化、旅游等领域的融合更加深入,更加重视公众参与和互动体验。
 
  以上海第三届进博会为例。不少海内外参展客商表示,第三届进博会吸引他们的是中国文化和旅游元素。这次进博会为海内外参展客商和公众精心准备了一道道“文化和旅游大餐”,在上届开展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”展示的基础上,新增了国家级步行街、中国旅游和综合形象展示区等人文展示项目,采用了裸眼3D技术和声光电技术相互融合,推出了“飞跃西湖”等VR体验项目,成为客商和游客的热门“打卡地”。  
 
△观众在中国旅游展示专区体验云南非遗
 
△观众在湖滨步行街展台体验“飞跃西湖”项目
 
  会展风行的背后,是综合效应的考量
 
  为什么从古到今,不论官方还是民间,都不约而同的热衷于举办会展?如果说古代会展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那么现代大热的会展经济可以说是经济效应、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综合考量。
 
  经济效应
 
  业内流行一句话:“在一个城市举办一次会展,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。”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大其词,但道理说得很明白。
 
  举办会展,能够带来人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和直观的经济收益,并能带动关联产业发展。据中国贸促会统计数据显示,2014年我国会展经济直接产值仅为4000亿元左右,到2019年增加到8300亿元左右,比2014年翻了一番还多,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.84%,占全国第三产业总值的1.55%,经济贡献率不断提升。
 
△资料来源:中国报告网
 
  在国外,会展业与旅游业齐名,被称为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。这是因为会展业同旅游业一样,都是产业链长、产业关联度大的行业。据测算,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:9,即如果会展业的收益为1个单位,则能带动相关产业9个单位的收益。具体来说,会展业除场馆租赁费、展位费、搭建费等直接收入外,还能带动交通、通讯、酒店、餐饮、旅游、零售、广告、印刷、装饰、物流货运等关联产业的发展,因而也被称为产业经济发展的“助推器”、城市建设的“加速器”。 
 
△会展业关联产业(部分)
 
  从会展行业产业链来看,会展业的产业带动效应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,主要包括会展场馆租赁方以及会展配套服务机构。其中,会展配套服务包括展位搭建、展具租赁、票务、酒店、餐饮、翻译、安保、物流、媒体及广告等,是与会展业发展关联度最大的领域,也是会展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。 
 
△会展行业产业链  资料来源:锐观网
 
  近几年,会展在带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。以北京世园会为例。2019年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北京世园会园区累计接待游客近32.7万人次,累计销售门票21.4万余张。据测算,整个博览会期间,可以吸引观众1600万人次,日均达到10万人次,单门票收入就可达数亿,加上园区内二消收入及对周边的带动,经济效益相当可观。
 
  品牌效应
 
  除了经济拉动效应外,品牌会展也逐渐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。提起博鳌亚洲论坛,我们就会想到博鳌;说起进博会,就联想到了上海;提到服贸会,自然会想到北京;谈到中国国际动漫节,杭州已进入脑海……不难看出品牌会展对提升举办城市的美誉度具有重要作用。另外,举办会展期间,媒体的广泛宣传和报道,也会大幅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 
  社会效应
 
  除了带动就业,发展会展业还能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。以上海为例,为了承办世博会,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十年,整个上海的面貌也焕然一新,高速公路、铁路、航空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大力发展。另外,发展会展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风貌和营商环境,提升城市居民精神风貌。
 
  会展经济群雄逐鹿,切忌盲目跟风
 
  这几年国内不少城市扎堆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,提出打造“会展名城”“会展之都”的目标,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自不必多言,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西安、武汉、杭州、昆明等新一线城市也一路奋勇争先。
 
  会展不是无源之水,实质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
 
 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《2019年度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》,上海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,北京、广州紧随其后,排名前十的还有成都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厦门、武汉、重庆。其中,成都排名超越了深圳,这与成都近几年大力发展会展业、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不无关系。  △2019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(表格只截取前十名)资料来源:《2019年度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》
 
  与2020年全国城市GDP排名相对比,可以发现城市GDP排名与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存在一定的耦合度,即城市GDP越高的城市,其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也相应的越靠前。两相对照,除厦门、苏州外,其他8个城市均位列两大榜单。值得注意的是,从2020年GDP增速来看,重庆、苏州、成都、杭州、南京等新一线城市明显高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发展后劲十足。据此可以推断,城市会展业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经济实力的竞争。  △2020年GDP排名前十城市
 
资料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 
  不难理解,会展业的发展,确实离不开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。发展会展业所必需的场馆、酒店、餐饮、交通、通讯等,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,单场馆建设一项支出就十分庞大,少则几十亿,多则百亿之巨,这还不包括居高不下的场馆运营经费。
 
  此外,管理、人才、科技水平、政策环境、社会文化环境等保障服务能不能跟得上,以及是否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、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,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,也是考验一个城市能否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条件。而这些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关系都很密切。
  
  当然,这并不代表经济实力稍逊一筹的城市就不适合发展会展经济。实际上,对经济欠发达,但某一方面优势突出的地区,可以放大其长板优势,举办专业会展、论坛。
 
  以博鳌论坛为例,举办地为海南省琼海市,2020年琼海GDP总量为283.3亿元,仅为上海GDP总量的0.7%,而整个海南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几乎垫底,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国际大型会展举办地。当然,这主要得益于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、生态环境和度假资源优势。
 
  狂热后难免落寞,因地制宜差异发展
 
  会展业对经济和产业的带动效应毋庸置疑,但在我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在各地对会展经济盛宴的追逐中,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。
 
  一是会展场馆产能过剩、利用率不高。
 
  目前,我国已经是全球会展第一大国,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展览面积和最多的展览场次。据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》显示,2019全国展览总数为11033场,展览总面积为14877.38万平方米,较2018年分别增长0.6%和2%。全年净增展览65场、展览总面积301.62万平方米。2019年,全国投入运营、在建和待建的展馆总数332座,较2018年均有显著增加。  △2011-2019年全国展览数量、展览面积增长趋势
 
资料来源: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》
 
  但会展场馆的利用率普遍不高。从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》数据来看,头部会展场馆利用率尚可,2019年利用率最高的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,达到76.6%。但从进入测算的253座场馆来看,利用率在50%以上的场馆不到3%。据业内专家介绍,在国际上,15%是展览场馆出租率平均值的下限,即展览场馆出租率低于15%,说明展览场馆的利用水平低下,而50%的展览场馆出租率,公认为是较好水平。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展馆建设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剩问题。 
 
△资料来源: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》
 
  尽管有关场馆产能过剩的声音不绝于耳,但各地会展场馆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,说明一些地区发展会展经济用力过猛,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又造成了场馆的闲置,是非常不可取的。
 
△资料来源: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》
 
  二是片面追求大展,同质化现象严重。
 
  很多展会动不动冠以“国际”“全球”“峰会”之名,一味追求会展的规模化和国际化,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、区域竞争加剧。
 
  据业内人士分析,以北京、上海来说,在这些城市举办的超大型顶级行业大展已然落地,基本不会再转移至其它城市。如果不顾自身条件,盲目跟风而上,一味追求建设大场馆、举办大展,就会造成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,既无法向国家交待,也对不起纳税人的钱。
 
  发展会展业,不应盲目攀比,而要客观审视和评估自身优势、劣势、机遇和挑战,扬长避短,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会展之路。
 
  以荣获中国会展业金熊猫奖(注:中国会展业金熊猫奖是中国会展业的最高奖项)和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会展名城称号的阿尔山为例。
 
  阿尔山地处呼伦贝尔草原、锡林郭勒草原、科尔沁草原和蒙古国草原4大草原交汇处,人口仅有5万人,但凭借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,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禀赋极高的旅游资源,以及日臻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,仅2019年6至9月份,就有近10个不同领域的高端论坛相继在阿尔山举办。会展经济为阿尔山开辟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。正如兴安盟委委员、阿尔山市委书记高长胜所言:“什么样的城市办什么样的会展是有讲究的。”
 
  结语
 
  会展经济被誉为绿色经济、创新经济和开放经济,已经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有力抓手。
 
  我国会展经济在高速增长之后,逐渐步入了高质量发展轨道,但行业发展急需规范,行业监管亟待加强,还有诸多潜力尚需进一步挖掘,尤其是对文化、旅游、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相关行业的综合带动效应,还有待充分释放。
 
  对于地方如何打好会展这张牌,各地要根据自身实力,结合当地的产业特色和市场优势,形成自己特有的会展品牌,避免盲目建大馆、搞大展。同时,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驱动会展业转型升级,尤其在展览内容上要积极与先进文化、先进科技相结合,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。
 
文章来源:文化产业评论   作者: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,略有修改。
图文来源于文化产业评论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广西国际博览集团 版权所有 © 2018  ICP证:桂B2-20040048-19